单泽喜:一是加大研发,科技投入,开发行业高端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知名度,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尽量要因地制宜的逐步改造,改变原来的靠价格取胜的思路,逐步改进自己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损耗,提高质量,这是中小企业的改革发展之路。
张恩玖:奥运到处充满中国产品,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智”造转变,却至今没有解决根本性问题。
品牌匮乏、低廉价格、压价竞销、生产过剩……这是当前的现状。要解决“智”的问题,我以为,一是技术,二是品牌,三是优化结构,而这一切,离不开人才以及制造业大环境的改变。
蒋卫:近2/3的奥运商品由中国制造占据,说明“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正在不断加强,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正从制造大国向一个制造强国迈进。
但是要做到彻底地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最高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现在我们的产业依然由具体的国际分工与国情决定,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吴水根:奥运官网上销售的商品超2/3是“中国制造”,但这却没什么值得我们骄傲:它给了我们薄如纸的利润,却带来了污染和病苦,换来的是嘲讽和“廉价”“劣质”的代名词,这是中国必须正视的痛苦.
“中国制造”转型任务重如泰山,它需要人才、投入、技术、软实力、硬实力等等各方面累积,更需要政府的深度介入。
迟凯元:低端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做依托,现在中低端产业成本提升,出口优势越发不明显,同样是一款产品中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带给国外消费者的感觉不一样,这也是品牌效应。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转型和蜕变过程,必定先有政府牵头与支持,才会有企业的驱动与转型。
倪月忠:全球产业链下最关键、最盈利的环节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能掌握的,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徘徊在整条产业链价值的最低层次,所以并不仅仅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就可以彻底摆脱这种尴尬局面。
建立自有品牌,在服务、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制造、生产流程及管理能力等多面发力,才能变"制造"为“智造”,从全球工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世界强企。
王维强: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实际是生产方式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定位在“世界工厂”上,而是要有所跳跃,向以人才、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中国智造”转变,这也是品牌升级的必由之路,品牌之路是产品品质与服务的保障。我相信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也必将赶超德美,成为国际化跨国企业。
曾志文:伦敦奥运会官网所销售的商品中,“中国制造”占60%以上,这就充分的肯定了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是好的”。
但是OEM背后带给我们的发展局限性是众所皆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原创力”,拥有自有设计能力以及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真正塑造品牌,实现“中国智造”。
吴东君: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需要重塑企业的基本面。
重塑企业基本面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来练好企业内功,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做得更加扎实。这些基本要素可总结为三条:一为持续创新,提高创新意识。二为管理提升,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三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绩效,加强人才库的储备。
沈建新: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主要出口市场出现贸易壁垒使得出口型地板企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使得国内地板市场规模下滑,使得行业竞争更加剧烈。
归根结底,无论何时与何种形势变化,我们都要学会从消费者利益出发,这样企业就会有立足之地。
周国林:中国制造在国内的市场很久以来一直在打价格战,而真正需要转变的是一个企业从价格转变到质量、售后、服务。如今已畅销全球的“made in china”,我相信他们也正是真正做好了这一切。
redellahu:中国制造正在转型成中国创造:圣象最近推出技术超前的康树“树码芯'地板,这款地板有四大新技术的运用。
即蜂巢递热、欧L锁扣、弹性结构以及径向锯切技术的全新应用,其中蜂巢递热技术,就是地板上的特殊结构的设计和特殊材料的使用。
回晓炜:去年达沃斯论坛曾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创造”,这与“中国智造”异曲同工。对安信来说,如何结合世界资源采购优势,深度整合产品研发、服务集成等环节是一个课题。
智造绝不仅是运用现代化精密仪器,而是运用集约化方式生产贴近客户的产品。
胡亚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如何正确面对产能过剩、源材料紧缺、人工上涨、市场萎缩的市场大环境是企业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必须站在行业技术的前沿,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文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站稳脚跟。
殷智勇:近些年形势不佳,北美枫情地板采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使得外销业绩逆势上扬,利润也比同期增长。
所以,我认为有设计创新才能赋以产品灵魂,才能使产品有与众不同的气质,才能将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对降至最低,从而转化为对产品价值的关注。